编者按:倾听从业者的声音,才能更好的了解行业发展。亚太法务联盟开设《法总经验谈》专栏,走访行业知名企业法务总监,向法律人传递行业领先法务群体的专业业务水平与个人品牌形象,分享高端法务群体对所处行业领域法律热点疑难问题的看法与见解。
 
本期专访,我们走进公牛集团总部,聆听公牛集团法务总监魏凌鹏分享法务人的法商思维。



01

深耕还是转型 商业思维早已植入内心


(魏凌鹏工作照)

 

魏凌鹏属于较早进入民营企业从事法务工作的一拨人。

 

从中山大洋到海信科龙到香港皇朝家私,再到2014年加入公牛集团,全面操盘企业的法务组织架构、完善风险内控管理体制、推动股改、为企业IPO提供法律支持,魏凌鹏投身于制造行业的法务合规与风控工作己经有20个年头。

 

生长于变革与机遇并存的70年代,有着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坚持。也是基于这样的信念,1996年,他选择报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经济法专业。

 

在那个年代,周围的人都觉得考上法律类的院校,今后进入公检法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临近毕业之时,正赶上就业制体制改革从“包分配”变成了双轨制。是进体制还是入企业?凭借着一股闯劲与求学期间的影响,魏凌鹏选择南下广州,加入华润万家公司从事法务工作。也成为了当时华润万家二级公司珠海公司唯一的法务,被安排在运营支持部。

 

早年间,很多企业并没有配备专职的法务人员,仅有一些非常正规的企业比如说外资或港资企业,才会有专职的法务人员。“当时法务在整个企业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甚至是一些法律人群体拿着‘有色眼镜’看待企业法务。很多民营企业也曾有过这样的偏见,认为既然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出了事情找律师,为什么要设立法务部?”魏凌鹏感慨道。

 

2004年,魏凌鹏加入中山大洋电机担任法务经理,全程参与并有力的推动了这家民营企业股改以及股票上市。中山大洋电机的常年法律顾问也是魏凌鹏的师兄,在接触过程中,对他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很是欣赏。在他即将离开中山大洋电机之时,便向他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加入律所工作。

 

转型做律师还是继续在企业做法务?经过仔细考量之后,魏凌鹏选择了后者。

 

在他看来,无论是职业律师还是企业法务,对于法律素养的要求是共通的。不同的是,优秀的法务比律师更懂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也更懂商业。

 

魏凌鹏的商业思维,在中南政法求学期间便已养成。当时,中南政法培养经济法学方向的人才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懂法律、懂管理、懂经济、懂外语。四年间,母校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了魏凌鹏的内心。

 

随着法治经济的发展与企业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意识到,设立专职法务的必要性。基于求学期间的培养与自身能力的积累,以及在职场过程中感受到企业对于法务价值的认可,让他坚信,这条路不仅可以走下去,而且可以走得更宽更远。


02

深入生产经营各环节 凸显法务商业价值

 

2014年,魏凌鹏加入公牛集团担任法务总监。当时集团的体量已经有40多个亿,但法务团队只有两三个人,整体在企业的存在感也比较低。

 

(集团内部反舞弊法律经验分享)


魏凌鹏加入后,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了企业法律风险管控机制和法务部管理架构,包括合同性法律文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诉讼管理、营销合规管理等几大模块。在他看来,无论是哪一个模块的管理,法务均应深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将风险管控与合规工作做到前面,而不是仅充当一个“消防员”的角色

 

合同管理为例,企业绝大多数的生产经营行为需要通过合同来实现。鉴于企业的经营形式不同,合同形态千差万别,基础如行政工作原辅料采购,复杂如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竞业限制规定、知识产权布局等等。做好合同风险管控,可以帮助企业避免大多数的经营风险。因此,合同管理既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又是一项非常高级的工作,不可小觑。

 

业务部门天然的排斥风险,而法务部门作为风控主体,时刻关注风险。法务和业务部门谈专业性的问题,必然会导致对方的抵触与不理解。在他看来,法务在沟通过程中需要让业务部门意识到,法务不是简单的“踩刹车”,而是通过全面风险管控的方式,帮助业务部门锁定利润

 

因此,深入业务环节并真正了解业务工作,是法务必须做的一门功课。如果法务不了解业务情况,出具的法律意见自然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获得业务部门的认可。


03

法务的对内客户与对外关注

 

据魏凌鹏介绍,公牛集团法务部在2015年下半年独立成为一级部门。作为一个服务部门,绩效考核的一大考核指标便是客户满意度。他带领的法务部门不仅多年被评为优秀部门,在客户满意度测评上,得到了公司领导及业务部门的高度认可。

 

想要让客户满意,首先要明确你的客户是谁,需要提供哪些服务。魏凌鹏将法务部的客户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即为企业的股东、董事、监事与高管群体。这一类的群体在道德层面上的违规或触犯了刑事或行政罚则,对于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来说,负面影响极大。法务部要做到杜绝“董监高”的刑事法律风险,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持续的向高层灌输风险意识与法律知识。通过高层到基层,自上而下的传递风险意识,比单纯的为各部门开设法律培训更有效。

 

第二个层次,即为企业内部的相关业务部门,是法务部门日常接触最多的客户。第三层次则是企业供应商、经销商以及与企业关联的第三方。在他看来,很多法务仅关注到前述两个层次,却往往忽略了第三层次的重要性。因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违规或违约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本身 ,法务的风险管控应做到上下游打通。

 

(慈溪法院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


谈及行业环境变化对于法务工作的影响,魏凌鹏认为也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个层次,法务需要关注与所在行业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变化,并特别关注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后者内容往往预示着某一监管趋势与方向的变化。法务应做到敏锐的感知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上的变化,做到“外规内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与管理方式。

 

第二个层次,则着眼于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监管部门。对于同一规定或事件,各地方的监管态度各异。以公牛集团为例,法务部需要密切关注涉及上市公司监管的证监会、关系到产品标准、质量安全的质检局,以及与生产相关的环评监管。

 

此外,在他看来,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整个电商环境的运营监管亦不容忽视。平台方与各行业生产经营主体应共同努力,净化营商环境。

 

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线上线下的山寨假货问题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魏凌鹏认为,法务应当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各个环节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据介绍,公牛集团遍布全国各地的终端销售门店达到100多万家。为了应对散见于各地的侵权行为,集团推出了消费者举报热线,一则帮助消费者鉴别假货,二则收集售假线索,便于日后维权。

 

结合企业实际,魏凌鹏认为,虽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日趋完善,但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多样化侵权现象的治理力度仍然不够。为此他呼吁,在立法与执法层面,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恶意侵权的惩处力度,重视企业字号“傍名牌”现象,“揪出”侵权主体背后的幕后操纵者,加重处罚此种“借壳”侵权行为。


04

商业思维 成就法务人核心竞争力

 

采访的最后,谈及对法务人职业成长与核心竞争力的理解,魏凌鹏认为,企业法务的的第一角色是商人、生意人,其次才是法律人。法律只是法务人日常工作的一个工具。如果法务人只有法律思维,很难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比较顺畅,也很难得到高层的认可。


(公牛集团法务团队) 


也基于此,不能苛求法务人擅长所有法律事务,而是应当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深入研究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或需求相关的法律事务,在满足“一专”的前提下,完善自身的复合能力。

 

谈及复合能力的培养,魏凌鹏认为,一方面,法务需深入了解企业管理与运营流程,站在老板的角度培养成本思维;另一方面,无论是常规的劳动关系管理还是针对高管的反舞弊、商业秘密保护,终究是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大型企业投融资并购中涉及的法律风险则与税务密切相关。因此,成为高级别的法务必须要懂人力与财务,并努力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点赞(1)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法务人求职招聘

微信扫一扫查看招聘信息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