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法治國、合規治企已成為企業發展必須恪守的根本理念。隨著促進政策和指導性文件的不斷出臺,以及企業合規建設大環境的不斷優化,如何將落實國家合規促進政策,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合規管理體系,並將其妥善轉化為企業的自覺行動,實現以合規管理賦能企業增值,成為企業管理和法律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基於此,7月24日,“AI時代,企業合規信息化建設峰會”在上海舉行,並得到行業內的密切關注。此次峰會在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浙江省企業法律顧問協會、江蘇省企業法制工作協會、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的指導下,由亞太法務聯盟、藍旗(上海)法律諮詢有限公司聯合e簽寶、共道科技、群傑、贏火蟲共同舉行,並得到了國內外知名的法律科技公司的產品大咖、法務總監以及頂級專家的認可及出席。
峰會現場,中國藍星集團法律總監兼審計合規部主任裴桂華發表了題為《企業合規管理與合規信息化建設初探》的主題演講。作為業界資深人士,裴桂華在司法裁判、民行監督、爭議解決、企業法治合規、商事仲裁等方面具有豐富的專業經驗。此次,裴桂華針對企業合規的必要性、企業合規治理與信息化的關系、企業應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合規治理等角度,重點剖析了當下外部合規監管環境及企業自身發展的合規需求。

01

三大特點涵蓋企業現狀,合規成為企業立足底線




圍繞當下的企業現狀,裴桂華歸納出以下三個對立又統一的特點:
一是規模化與分散化;二是“走出去和雙循環”;三是快發展與嚴監管
針對規模化與分散化,裴桂華認為,2000億以上資產規模的企業,比如中央企業及地方國有企業,平臺型互聯網企業,民營制造業等,處於規模化以上的發展狀態,在全國大約擁有36.81萬戶;其他企業如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等則屬於規模化以下狀態,企業分布呈現明顯的分散化態勢。無論企業規模大小,依法合規必然是企業發展中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在走出去和雙循環方面,裴桂華指出,根據國家統計局2月份公布的《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對外經濟部分為例,2020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45643億元,全年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新設立企業38570家,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0756億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央企或其他規模以上企業均有承包不少海外工程項目,營收相對較大,但海外風險尤其是合規風險也較大,要想實現雙循環發展目標,各企業必然需要將當地監管要求納入企業合規治理範疇,這也是企業走出去必須考慮的生死存亡的底線。

在快發展與嚴監管方面,裴桂華表示,從80年代起,隨著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向上,我國企業發展從小型民營企業自發成長,到國企出海,到中國企業實施海外並購,再到目前整合全球產業鏈和全球配置資源,一步步彰顯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和規模成長。但同時,尤其是近年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來自國內、國外的合規監管將日趨深入和嚴格。無論是企業在全球競爭中面臨的貿易合規問題,還是近期國內監管層針對平臺企業開展的反壟斷調查等,均表明企業生存的外部監管環境日趨完善和嚴格。從企業涉刑角度,我國刑法483個罪名中有163個為單位犯罪,11個修正案增加修訂127個與企業有關的罪名,可以看出企業要想持續生存,合規必然是底線。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其最根本的目的和存在價值,就是長大後健康、持久地活著。”裴桂華總結稱,自然人論生死,企業作為擬制人也有其生命周期。要想企業存續並發揮其社會價值,企業管理層不僅要著眼控制風險,更要讓合規治理成為企業價值的增長點和穩定器。

02

外部監管環境日益複雜,企業內部必然強調合規治理




“合規是一個舶來品,它是源自於1977年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主要來自於外部監管及內部管理規範對企業運營的要求;而企業內控最早緣自於古羅馬的雙人記賬,其實質是企業內部制衡機制,屬於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對企業治理權限的分配和制衡。”裴桂華這樣看待合規與內控的關系。
她認為,從外部合規規範來說,“規”主要包含國際條約、國際規則及國際組織的決定、國內法律法規、企業所在地國家或地區的法律規範、行業標準、行政許可、司法判例、商業慣例、道德規範等。從企業內部來講,“規”則包括企業章程、內部規章制度、企業董事會或總辦會決議、與第三方的合同等。
裴桂華以中國化工合規對標企業巴斯夫為例,巴斯夫的合規領域大概分為公司和合作方財產保護、禮品招待、人權與勞動用工及社會標準、反壟斷等11個方面,與我國2018年發布的《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試行)》、《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等文件所指的合規重點領域對比來看,涉及企業外部監管和內部治理的合規要求大多是重合的,如財務稅收、商業夥伴、業務往來、質量安全環保,以及當下最受關注的貿易管制和經濟制裁。

她表示,這些合規重點領域無論是對於大型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是影響企業生死的重要因素。略有差異之處,主要在於相對於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管理層,各自重視合規的原因有所側重,比如國有企業合規屬於國資委納入年度考核範疇,違規必追責,對於體制內管理團隊是其生存發展需要;而民營企業則更注重企業家群體合規,如合同詐騙、P2P平臺借款等形式的合規,因為可能會涉及法人和實施個體的刑事追責,屬於民企的生存發展需要。
同時裴桂華也提到,不同企業及部門,對於合規的重視程度有所不同,當下無論國企、民企,合規治理的業務需求和企業合規團隊的供給存在較大失衡,很多合規管理事務,很多企業仍主要依賴於外部中介團隊,企業內部合規力量仍有待大幅充實,內部團隊的專業水平亦需強化培訓......

03

建設企業合規管理體系,賦能企業發展增值




企業的合規建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裴桂華認為,企業合規體系建設是企業合規治理的最基本內容,合規是企業每名員工履職的底線,合規體系的三道防線包括業務部門第一道防線,合規部門第二道防線,審計部門第三道防線;大家各司其職才能確保體系有效運轉。同時,企業要實現合規,文化很重要,合規文化不僅包括企業管理層承諾,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企業員工事事合規、人人合規、時時合規。而要實現企業合規目標,必須要從操作層面明確合規管理要求、合規管理目標、合規基本原則、合規組織架構、重點合規、違規舉報渠道等各方面內容,並堅定地在企業的業務和管理中予以落實。


對於企業運營信息,要能進行合規審查,如重要的業務行為、財務行為、資金運用行為和管理行為;新產品和新業務開發;規章制度制定、改革方案等重要文件;以及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合同簽署;重大項目運營;海外投資項目等。
在審查過程中,企業要做到:第一,要能理解合規審查對象的目的和內容;第二,確定審查依據及規範,查詢合規風險;第三,確定審查人員進行合規審查;第四,制作合規審查意見;第五制作合規審查記錄並存檔。
比如目前企業關注的合規重點領域為貿易合規及經濟制裁,第一道防線在業務端,企業凡是有海外進出口貿易業務,涉及技術、服務、軟件、貨物等,均需結合各國出口管制政策及經濟制裁文件等逐一進行篩查,以確保每項業務或交易不存在違規風險。

裴桂華從四方面概括了我國企業合規現狀:一是合規意識逐步增強;二是企業合規是個系統性工程;三是合規業務涉及領域多,專業性強;四是合規隊伍嚴重不足,欠缺專業度。正是基於此種治理需求現狀,我們更需要利用諸如大數據、AI賦能、信息化等新的科技手段或方式,以技術彌補人力之不足、以技術支持合規之發展。目前多數企業,比如日常合同管理、訴訟案件管理,可以說實現了智能系統上線管理,而合規業務領域作為法律科技服務的藍海,更期待技術的介入和深入開發。

在解決方案方面,裴桂華給出了多種開放式思考,如在現有法律科技發展基礎上,拓寬資源開拓、技術或手段升級;完成合規需求對接,提供更豐富的市場供應,找到不同的實現路徑。她表示,通過“數據分析+技術工具+知識產品化+一定數量及能力合適的人”等要素的結合,給不同規模的企業、不同業態的企業,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商業實例,是目前企業合規信息化的首要目標,有成功的實例才能真正讓企業看到可能。

“所有外部監管要素都在變化之中,唯有變化不變。把企業當做一個盲人,那麼任何一個障礙都是突然襲擊。”裴桂華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技術加持,幫助企業打造更加完整、更加高效的信息化的合規管理體系和操作平臺,讓技術賦能到企業每一個人。她也希望越來越多的法務管理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科技,推動法律科技在法務工作當中的實際應用。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法務人求職招聘

微信掃一掃查看招聘信息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