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實務

從公域獲客到談案成交五步法

“案源”這兩個字,可以說是所有執業律師的痛。用傳統方式獲取案源,已經滿足不了當代律師的需求,新媒體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機會。法律人想通過互聯網實現“案源變現”,核心就是打造人格化IP,無論是寫文章、發音頻、做短視頻,還是進行直播,要實現案源轉化,最重要的就是讓別人信任我們。邊做事,邊做勢,通過個人品牌IP帶來精準流量,才能實現平衡發展。在網上,我們相信一個人要多久?從陌生人到無話不談,可能要幾個月

並購筆記3:並購整合的關鍵領域

越來越多的並購行為正出現在人們視野之內,不僅有國內並購,而且跨國並購也非常多。由於企業並購的高風險性,我們會在實踐中看到,並購失敗案例比比皆是。並購之難並非在於並購的完成,而在於並購之後的整合。如果企業並購後的整合不能達到實現戰略、經營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協同這一預期目標,那麼將最終導致並購的失敗。企業並購效果不理想的最主要問題就在於企業並購後整合難而效果不佳,並購有時沒有發揮效益最大化的作用,特別是

並購筆記2: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整合要點

近年來,中國企業開展的國內外並購活動越來越多,並購後的整合 尤其值得關注,這是因為企業開展PMI活動的能力高低、PMI戰略和技巧的適當與否直接影響到並購活動的成敗。大多數企業在並購活動中都雇傭了投資銀行等財務顧問,以及一流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這些外部專業機構的聘用,並不能保證中國企業並購的成功,而只能保證中國企業在並購活動中不犯大的、明顯的錯誤。並購活動的成功與否,往往與企業並購

並購筆記4:並購整合中的文化整合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加強,我國企業也在不斷地做大做強。《財富》雜志公布的2013年世界500強名單顯示,中國上榜企業95家(含臺灣地區),超過日本,直追美國的132家。實際上,企業的發展壯大除了自身循環發展之外,並購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徑。目前,我國企業對外投資特別是對外並購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如聯想並購IBM的PC業務、吉利收購沃爾沃等均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國際經驗表明,世界上的大企業大都是通過並

實用幹貨 | 企業合規文化建設的12條建議

合規是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合規文化建設在合規管理體系中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當前,從中央到地方,不管是行業管理還是監管部門都在為推進企業的合規文化建設謀篇布局,都在不遺餘力地強調、重視、推崇合規,合規文化建設時不我待、勢在必行。在此,筆者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淺談一下合規文化建設的認識與思考。

實務研究 | 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的合規風險

國有企業產權無償劃轉,是指國有企業產權在符合法律法規相關要求的情況下,在特定國有企業之間無償轉移的經濟行為,尤其在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較為常見。國有企業產權無償劃轉是國有資產轉讓的特殊形式,不同於在支付合理對價基礎上的正常交易行為,該行為是基於國有資產管理需要而對國有產權行政化的無償調整,對劃轉雙方主體資格進行嚴格限定,劃轉行為需經國資主管部門批準後才能操作,具有國有資產內部行政管理的特點,

增資協議不可忽視的10個審查點

編者按:增資協議,是指目標公司與增資方簽署的協議,約定增資金額、股權比例、增資的繳付、驗資、變更登記等事項。這裡的目標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方可能是原股東,也可能是新股東。本文采用了《合同起草審查指南:三觀四步法》,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分別對增資協議進行分析,闡明增資協議起草與審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要點。-1-宏觀-合同主體1.增資協議應由目標公司與增資方簽署。(1)增加注冊資本是公司的行為

民用無人機侵犯公民隱私權問題研究

民用無人機是指沒有機載駕駛員操縱並從事非軍事、警察和海關飛行任務的航空器。通俗來講就是一種由無線電遙控設備或自身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無人機機動性能好,使用方便且生存能力強,因此在軍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不僅如此,由於無人機的能力強、成本低的特點,其在民用領域也掀起了一陣熱潮。由於缺乏相應的管制,現在社會上擁有無人機的主體身份廣泛,企業、機關、組織、個人都可以購買無人機。但

企業合規建設,從合規體檢做起

合規作為舶來品,經過我國本土化的改造,尤其是近兩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的企業合規改革試點工作,使得“企業合規”一詞在中國語境下有了特色的內涵。毋庸置疑,合規於企業而言有著重要的價值,但合規建設畢竟需要付出一定甚至高昂的經濟成本,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未必有足夠的動力去主動合規建設。在這種情況下,基於利益與成本的考量,筆者認為,相比於合規建設,企業先

打好國際官司,企業不容忽視的細節

中資企業在海外的仲裁或訴訟中,經常“輸多勝少”。反思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常被大家提及的“語言障礙、程序不熟、費用昂貴、理念差異等困難”[1]外,還有一部分是企業忽視了案件管理中的一些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細節,卻可能影響案件的結果。筆者眼中,這些容易被企業忽視的細節,經常出現在以下環節:環節1:事前充分評估許多公司已經意識到在啟動或加入國際仲裁、海外訴訟前,要做好案件的風險

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合理使用”認定規則探究

著作權法的合理使用制度作為調和著作權人與使用者、社會公眾之利益平衡,以及鼓勵推陳出新、促進社會科學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機制,其制度價值應發揮至最大化。大數據時代浪潮奔湧向前,為社會發展帶來無盡可能,也帶來了全面而深刻的變革之創新時代背景。在此背景下,合理使用的制度內涵需要與時俱進,以適應司法實踐中不斷湧現出的新型作品的保護要求。

協議解除合同時是否適用違約金條款?

第五百六十六條【合同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複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請求賠償損失。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司法觀點主編: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領導小組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理解與適用(一)主合同解除後,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

優質國資法律服務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5〕22號)正式拉開本輪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大幕以來,國有企業多項改革如火如荼進行中。一方面,在全面依法治企的原則要求下,國資監管部門陸續提出加強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和合規管理建設的要求,加之已有的審計、紀檢、巡視、監事等監督機制,國有企業規範水平不斷提高,其從業人員也面臨更大的責任風險壓力。另一方面,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