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市場回歸冷靜的一年,也是市場重新去思考法律科技價值的一年。

2022 年,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增速變緩,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反映到資本市場,資本出手更加謹慎,很多行業融資遇冷,法律科技也是如此 —— 2022 年只有 8 家法律科技公司獲得新一輪融資,而 2021 年至少有 16 家。

不過,融資並不能直接說明什麼問題,畢竟如果公司是賺錢的,也沒有短期內規模化擴張的計劃 —— 事實上目前法律科技快速做大的機會並不多,公司其實不需要融資,而且經過幾年發展,很多法律科技公司已經到驗證商業模式的階段。所以這一年,不論是客觀上不行還是主觀選擇,很多法律科技公司都沒有融資,而是開始潛心做業務,努力爭取自身造血。

2022 年已經結束,法律修音機梳理了過去一年法律科技行業發生的重要事件。總體來看,過去一年的中國法律科技行業呈現出以下特征:

  1. 市場遇冷,法律科技的真需求及其核心應用場景逐漸凸顯。雖然融資不能直接說明什麼問題,但在市場下行的 2022 年,哪些公司能拿到融資,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市場認為更有增長空間的方向。中國法律科技的各個方向,不論是 To C、To B 還是 To L,經過時間和市場的檢驗後,真需求及其核心應用場景逐漸凸顯,偽需求掙紮著發展。


  1. 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法律科技在更多的場景得到應用。作為智能科技、公共法律服務和企業服務等更大範疇的子集,過去一年法律科技在社會經濟眾多場景得到了廣泛應用,行業想象力也越來越大。


  1. 賽道玩家更加多元,敘事邏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需求的大量存在,法律科技賽道吸引了更多玩家入場,賽道玩家更加多元,敘事邏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 從單一場景切入,逐步開始垂直整合以擴展產品能力。同時,作為一個新事物,法律科技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資金,對此產學研各方均投入大量資源,大力發展法律科技。


中國法律科技已經從一個空泛的概念,轉變為更深刻地嵌入社會結構,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正如已故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裡斯坦森所說:“Disruption is a process, not an event, and innovations can only be disruptive relative to something else.” 破壞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具體的事件,而創新最具破壞性。

站在曆史軸線回望 2022,這一年會對法律科技行業、整個法律行業以及中國社會,帶來怎樣的影響?2023、乃至未來五年到十年,中國法律科技又將會往何處發展?

以下,enjoy :)





01.2022 年中國法律科技資本市場動態


2022 年,國內至少有 8 家法律科技公司獲得了新一輪融資,法律修音機對此收錄並集合放送,讓我們一起看清和理解這個世界。


以下為上述公司簡介,按融資時間排序。

  1. 易參:易參是一家基於 SaaS 的一站式股權激勵及管理服務平臺,為上市前後各階段的企業提供一站式股權解決方案及 SaaS 管理服務。2022 年 4 月,易參宣布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由保利資本、某知名產業基金領投,頂級股權管理平臺 Carta 跟投。2021 年 3 月,易參完成了近千萬美元 A 輪融資,由騰訊投資領投,老股東源碼資本、順為資本跟投。

  2. 破易雲:破易雲是一家聚焦破產生態鏈的數字化服務平臺。2022 年 4 月,企業信息查詢平臺顯示,破易雲完成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險峰K2VC。2021 年 11 月,破易通完成了百萬級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3. 艾特律寶:艾特律寶是一家律師服務平臺。2022 年 5 月,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顯示,艾特律寶發生工商變更,新增科大訊飛全資子公司安徽訊飛雲創科技有限公司為股東。

  4. 無訟:無訟是一家的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一端服務律師,另一端通過鏈接律師為法律服務需求方提供法律服務。2022 年 8 月,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顯示,無訟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華創資本。

  5. 共律科技:共律科技是一家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與保險機構合作,提供法律服務金融保險產品,致力於以非訴的方式解決糾紛。2022 年 8 月,共律科技宣布完成近千萬元 Pre-A 輪融資,投資方為上德合利基金。2021 年 7 月,共律科技完成了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新港東基金。

  6. 法蟬:法蟬是一家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2022 年 10 月,企業信息查詢平臺顯示,法蟬完成 A 輪融資,投資方為菁英創投。

  7. 律兜互聯:律兜互聯是一家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2022 年 11 月,律兜互聯宣布完成 3500 萬元 A+ 輪融資;2021 年 8 月,律兜互聯完成了 4000 萬元 A 輪融資。

  8. 雲法臺:雲法臺是一家法務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在線法務服務。2022 年 12 月,雲法臺宣布完成 1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


與 2021 年中國法律科技行業至少有 16 家公司獲得新一輪融資相比,2022 年的這一數據直接腰斬。雖然融資並不能直接說明什麼問題,畢竟如果公司的現金流健康,公司其實不需要融資,但在市場下行的當下,能拿到融資的公司,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市場認為更有增長空間的方向。

總體來看,2022 年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公司分別代表了 To C(服務個人)、To B(服務企業)和 To L(服務律師)三個法律科技方向下的,幾個在市場看來更有前景的賽道:

一、To C:在線法律服務


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深入,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中,法律服務需求明顯增長。

這個趨勢有非常多的跡象。

最典型的例子是羅翔老師先在 B 站爆火,反映出 B 站用戶學習法律知識的需求很高,以至於到 2020 年底,司法培訓考試相關企業新增約 225 家,新增占比在整個行業中達到約 32%。

B 站泛知識類視頻的火爆讓各大短視頻平臺看到了市場,各家都在發力泛知識類視頻。

目前,各大短視頻平臺和圖文平臺都有幾個很火的律師賬號,粉絲數高達幾百上千萬,這雖然有平臺扶持的原因,但也說明了各個平臺的用戶對法律知識的需求之大 —— 那些賬號的幾千萬粉絲,可以理解為幾千萬的 C 端用戶。

同時,「律師」這個關鍵詞在媒體報道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時不時就會有一篇文章提到:“XX 律師事務所 XX 律師表示......”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律師提供專業觀點。

事實上,企業和個人對法律服務的需求都很大。

對於企業來說,全球監管環境趨嚴,在「合規」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全球各國對平臺經濟進行強監管,依法合規經營成了企業很大的需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信號,比如 2022 年 4 月,字節跳動宣布全球頂尖律所 —— 世達國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高準律師加入,擔任 CFO

同時,新興領域層出不窮,一方面國家會出臺越來越多的法律法規加以規制,另一方面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出海企業頻頻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企業對法律服務的需求日益升高。

對於個人來說,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持續開展和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終身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其中就包括法律知識,希望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所以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迫切需要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

比如社會熱點事件,需要律師提供專業觀點。又比如在影視行業,律政劇一直是常駐題材,這類劇呈現社會百態和社會主流價值觀,起到了很好的普法作用,比如由最高人民法院指派當地法院專家全程駐組協拍的電視劇《底線》,成為了 2022 年度爆款劇集,最高法公眾號的多篇 10 萬+ 也都和《底線》相關。

但是,市場對法律服務的需求並不等同於對律師服務的需求。

隨著代際更替,千禧一代正在成為當下勞動力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口。這一代人的特點是比前幾代更能適應新技術,將推動更多科技發展。

因此,未來客戶對快速反應的需求會持續上升,自己解決法律問題的意願也會增加,他們更想獲得法律知識,或者向身邊的朋友尋求法律建議,而不是直接找律師解決,所以客戶對律師的依賴將會減少。事實上,現在很多律師在媒體報道中回答的問題普遍很簡單,本質上就是知識科普,所以最後很可能不需要律師提供服務。

同時,隨著法律專業人士和法律服務消費群體的人口結構向千禧一代轉變,該趨勢會繼續增長,在不久的未來,「創新鴻溝」(Bob Ambrogi 提出的概念,指科技未能對司法救助差距產生有意義的影響鴻溝)也即將結束。

因此,人們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存在分類。

對於新一代消費者來說,其對法律服務的需求,首先是法律知識或者資訊,當人們自己解決不了時,才會產生對律師服務的需求。

在 2022 年獲得融資的 8 家科技公司中,至少有 3 家公司 —— 無訟、共律科技、律兜互聯均提供個人在線法律服務。

無獨有偶,2022 年 1 月,在線法律諮詢平臺「華律就問」推出付費諮詢 App,文字諮詢 29 元/小時,電話諮詢 28 元/15 分鐘,降低了動辄上千元的律師費,解決大量簡單但標的額低 —— 律師往往不願意接的法律服務需求。

同時,To G(Government,政府)的法律科技公司也開始做更多商業化嘗試。

To G 方向的大背景是,由於法律服務需求低頻的特點,To C 和 To B 法律科技創業一直面臨著盈利的難題。雖然近年來出現過一大批法律科技公司,但能夠堅持到現在的寥寥無幾,而與 C 端和 B 端業務相比,To G 更為可行。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我國頒布多項政策推動智慧司法,尤其是智慧法院的信息化建設。因此,向政府提供技術服務可以拿到相對確定的收入,這就是法律科技創業的 To G 方向。但隨著近年來智慧司法建設的深入,相關基礎設施已經基本完備,國家對於法律科技公司技術能力的需求也有所下降。政策紅利不再,To G 方向的法律科技公司們需要探索新的增長曲線。

2022 年 11 月,專注智能法律諮詢的法律科技公司 —— 律品匯科技,基於其為全國多家司法相關單位提供的智能法律諮詢技術,推出了面對個人用戶的小程序:“法律問一問”,通過答題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婚姻家事、勞動糾紛、交通事故、民間借貸、工傷賠償、房屋買賣等近 30 種不同類型的法律諮詢,用戶完成問題諮詢之後,系統就可以根據法律知識圖譜和數據匹配模型,即時出具該案件的法律意見書、相關文書、涉及的法律法規和相似案例。

用戶仍然可以免費使用其產品,但下載法律意見書需要付費,目前付費方式包括三種:

  1. 單獨為法律意見書付費,價格為 5.9 元/份(此前為 0.9 元/份);

  2. 分享小程序給朋友,可免費下載一次;

  3. 輸入優惠碼可免費下載 —— 該方式應該用於渠道合作。


總體來看,To C 法律服務的需求和對應的解決方案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這類需求簡單且量大,需要通過基於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的智能產品解決,最典型的就是公共法律服務中的智能法律諮詢。

第二類是相對而言更加複雜的法律服務需求,這類需求缺乏足夠多的數據訓練算法,但目前相關數據匮乏,現階段難以通過產品解決,還是需要律師來提供服務,解決方案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提高法律服務需求方和供給方(通常是律師)的對接效率,產品形態也就是在線法律諮詢平臺,並不需要太多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

但是,在線法律諮詢平臺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用戶如何找到合適的律師?這個問題的背後,是缺乏科學的律師評價體系 —— 這也是律師行業的基礎建設,解決這個問題之後,由於法律服務的供需匹配更加高效,可以促使律師去服務更多 C 端人群的法律服務需求,青年律師缺少案源的問題也會得到緩解,從而間接提高整個律師行業的服務水平。對此,部分法律科技公司正在這個方向上努力,比如「無訟」於 2022 年 12 月發布天工系統,希望通過律師個人職業成長中產生的大量數據,打造一個科學的律師評價體系。

事實上,讓法律服務更普惠、服務更廣大的人民群眾,符合國家鼓勵的方向。

二、To B:標準化法律服務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的法律服務需求也在快速增長。

在 2022 年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法律科技公司中,多家均能提供企業服務,比如易參、共律科技、律兜互聯和雲法臺。其中,共律科技、律兜互聯和雲法臺主要提供在線法律諮詢,而易參則專門提供股權激勵及管理產品和服務。

易參的商業模式非常具有代表性,即通過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規模化服務企業客戶。

具體來說,易參的做法是根據用戶需求提供不同場景的標準化產品,並進行標準定價,從而實現可預測的增長曲線。標準化產品有助於公司服務盡可能多的客戶,並通過服務盡可能多的客戶,獲得盡可能多的數據,以持續優化產品和服務、打造更多標準化產品,形成商業閉環。

目前,我國企業服務的需求巨大,除了股權激勵及管理,「合規」成為 2022 年企業服務行業,尤其是律師服務的熱門領域。2022 年 3 月,「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推出一款聚焦企業刑事合規的產品:星來智引:企業刑事合規指數2.0;11 月,「北京象星律師事務所」也推出了一款聚焦數據合規的產品:掌上合規

除此之外,合同作為交易的載體,也是企業合規工作的重要一環,因此合同生命周期管理(CLM)和智能合同審查也成為法律科技的熱門賽道。2022 年,海外這些賽道有多家公司獲得新一輪融資,雖然國內只有少數幾家拿到融資,但相關領域的多家公司均推出了相關產品,現有的產品能力也在持續迭代。

同時,合同只是文本的子集,不只是合同審查,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有大大小小的營銷活動,企業的文本審查需求很大,而且更有可能對企業造成真金白銀的損失。2022 年 5 月,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為一家上市公司“和而泰”出具的《北京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關於和而泰 2022 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法律意見書》中,其標題將“臨時股東大會”寫成了“臨死股東大會”,還有奧迪廣告抄襲等事件,都說明企業合規需求的巨大,對此法律科技大有可為。

三、To L:律師服務平臺


我國市場主體的基數大,法律服務需求也很大。律師是法律服務的主要提供方,但從我國人口與律師的配上看,現有律師數量還遠遠不夠。

律師是一個典型的用時間換取勞動結果的職業,必然會評估辦案的 ROI,即哪些案子值不值得接,這就會導致大量簡單且低標的額的案件無法獲得服務。同時,隨著依法治國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訴訟案子會推到律師和非訴體系中來協調解決,因此律師自身對提效的需求也在增加。

律所和公司法務部也必須投資技術,以吸引下一代律師中的優秀人才 —— 新一代年輕人使用計算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長大,他們天然希望在工作中使用這些工具,新一代的法律人也不再願意承擔 dirty work,他們需要律所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如果律所不能滿足,優秀人才將會去其他地方。此外,除了吸引人才,投資法律科技還可以發揮已有人才的價值 —— 減少低價值的工作可以幫助律師減少倦怠,使其專注於實質性的工作,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如何讓有限的律師能夠服務更多的人?

因此,To L 就成了中國法律科技在商業領域最先得到快速發展的方向。這也是為什麼,雖然以律師為潛在客戶去計算市場大小,To L 方向的天花板十分有限,但由於這條賽道能產生的社會價值巨大,To L 法律科技創業從 2013 年“互聯網+法律”浪潮開始,時至今日仍然方興未艾。

2022 年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法律科技公司中,就有 4 家主要服務律師的公司 —— 破易雲、艾特律寶、無訟和法蟬。同時,提供在線法律服務的公司,往往也需要鏈接律師以提供中介服務。

事實上,不論是 To C、To B、To L 還是 To G,法律行業的數字化浪潮一直在進展。

近年來,從替代性法律服務商、法律科技公司到國家,各方都在進入法律服務市場,取代了相對簡單的法律服務,而且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簡單的法律服務被逐步取代。目前,法律諮詢環節已經從線下面對面諮詢變成了在線諮詢,而且隨著諮詢問題的數據沉澱,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標準化諮詢沉澱為知識,用戶通過搜索即可獲得答案,不再需要諮詢律師。

因此,擁抱法律科技,就是順勢而為。

02.2022 年中國法律科技趨勢洞察


趨勢一:

服務高質量發展和法治建設,法律科技在更多場景得到應用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是我國司法行政的重要職責使命。從《關於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全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21-2025年)》,兩份重要文件均提到了 2035 年遠景目標 —— 到 2035 年,基本形成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目標相適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確立了整個法律行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整體基調。

2022 年 4 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 2022 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課題。這是由最高法司法調研重大課題和審判理論課題整合而成的重大研究項目,迄今已有 20 餘年曆史。2022 年,最高法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充分研究論證後,確定了 25 個課題,其中大部分都在回應社會經濟問題。

9 月,2022(第八屆)中國互聯網法治大會舉辦了一項特色創新活動 —— 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來自法律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律師事務所、司法機關等單位和機構報送的 15 件成果案例獲得展示。以下為本次入展案例:


據了解,本次活動展示的均為近年來投入應用並產生實際效果的各類法律科技產品或創新型解決方案。通過展示法律科技的最新實踐,推進數字科技與法治建設融合促進,用科技手段提升法律服務,同時倡導依法依規推進技術應用。

本次法律科技案例展示充分說明:法律科技服務國家工作大局,服務高質量發展。

具體而言,除了覆蓋傳統法律科技領域外,本次活動展示的成果案例還順應互聯網信息時代發展需要,將企業合法合規經營、規範技術應用作為展示的重點方向,及時回應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諸如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權屬、數據行為規則等關系安全與發展的新問題,通過法律保障我國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據了解,首屆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活動將持續加強研究,深入認識和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與法治建設的趨勢、規律,進行更多有借鑒意義的案例征集展示,讓科技賦能法治,讓法治護航科技,讓法治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事實上,服務高質量發展是各行各業的總方針,對於法律科技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司法仍是我國法律科技的主要發展方向

注:以下數據均來自官方披露,本文不保證其真實性。

與海外法律科技行業重點發展商業法律科技賽道不同的是,智慧司法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法律科技的主要發展方向,而且隨著近年來的大力發展,智慧司法也成為我國法律行業在國際上的名片。

我國大力發展智慧司法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國司法系統案件壓力很大,對智能技術帶來的生產力需求很高;其次,當下法律科技 base 的核心技術 —— 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屬於國家重點發展的「硬科技」,而這些硬科技的實際落地需要大數據作為養料,因此擁有司法大數據的司法領域必然獲得國家的大力支持。

其中,我國智慧法院建設是主要方向。

2022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設工作成果。據悉,全國法院推動法院工作與現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了支持全國四級法院“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統,有力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許建峰介紹,人民法院系統已建成審判流程、庭審活動、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四大公開平臺,支持案件依法信息公開。截至 2022 年 9 月,中國庭審公開網累計直播庭審 2000 餘萬場,訪問量超過 500 億次;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開裁判文書 1.3 億餘篇,訪問量超過 900 億次。

12 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規範和加強人工智能司法應用的意見》,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除了法律科技,我國智慧司法還圍繞用戶需求,陸續推出一系列法律服務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其中「非訴解紛」是重點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正持續建設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構建了“法院+”多元糾紛解決體系,匯聚人民調解、行業專業調解、行政調解、基層幹部、網格員等化解糾紛的力量,推動建立自上而下、全面覆蓋的糾紛化解機制。據了解,截至 2022 年 9 月,全國四級法院以及 9 萬多個調解組織、35 萬多名調解員入駐平臺,為當事人提供在線化解糾紛的服務,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幾萬件糾紛在平臺進行調解,讓大量的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分層化解、解決在訴前。

部分法律科技公司也在這一方向發力。

杭州一家信息安全科技公司「安存網絡」推出了多元化糾紛解決方案,通過定制化開發、產品和法律服務相結合等多樣化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大批量的類型化糾紛案件,緩解司法壓力。

  1. 法律科技助力政府優化營商環境


除了政法系統,政府部門也需要智能科技助力,主要方向是優化營商環境。

2022 年 6 月,企業合規治理機制宣講暨企業合規平臺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辦。發布會上,安證鑒定所、北源律所、安證合規集團聯合推出企業合規平臺,為企業提供合規綜合解決方案。

7 月,蘇州市司法局、江蘇省律師協會、蘇州市律師協會共同召開江蘇省“大數據+”產業鏈、蘇州市產業鏈法律服務現場推進會暨同程集團律師工作站揭牌儀式,江蘇省“大數據+”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律師工作站正式成立。按照規劃,律師工作站將致力於成為法企對接的服務平臺和矛盾糾紛的調處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並與蘇州市律師協會民商事調解中心,共同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9 月,「一點存存證平臺」同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正信公證處達成合作,共同探索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數據存證中的創新應用。

12 月,福田區人力資源局與法大大合作建設的深圳首個電子勞動合同和數字簽名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平臺首期將免費為注冊地在福田區的企業提供 30 萬份電子勞動合同簽訂和電子簽名服務,推動勞動合同簽訂全覆蓋。平臺作為“福田數字化轉型”建設內容之一,提供企業管理、合同管理、簽名文件管理、電子合同供應商管理、在線簽合同、在線簽名、合同與文件區塊鏈存證等功能,將滿足福田區超 30 萬家企業、220 萬勞動者在線簽署和管理勞動合同的需求。

  1. 產學研積極開展法律科技教育和研究


由於我國經濟社會對法律科技的需求巨大,同時隨著市場競爭逐漸激烈,律師也開始向科技尋求生產力,這就給法律科技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科技進步依賴人才,因此產學研各方通力合作,積極積極開展法律科技教育和研究。

2022 年 1 月,清華大學互聯網司法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在最高人民法院支持下,依托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聯合清華大學法學院、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共同建立,致力於對互聯網司法領域的戰略性、關鍵性、前瞻性問題開展跨學科交叉研究,推進互聯網司法關鍵技術原始創新和交叉複合人才培養。

8 月,由渝北區人民政府聯手西南政法大學打造的重點產業項目 —— 西部(重慶)法治科技園一期工程已完工建成,於 8 月下旬投入使用。根據規劃,法治科技園將圍繞法治科研、法律服務兩條產業主線,依托西南政法大學法學教育資源,針對性培育法學應用型、法治科研類、法律服務類人才。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在產業布局方面,法治科技園將重點引進律師事務所、律師經紀公司、法律大數據公司、涉外法律服務公司、法律諮詢服務公司、“雲法庭”平臺、司法拍賣平臺、知識產權和專利服務公司、金融糾紛服務公司、網絡安全預警服務公司等配套設施。

9 月,2022 第十一屆中國智能產業高峰論壇(CIIS 2022)在廈門舉辦,該活動包括《智慧司法專題論壇》在內的十五個專題論壇。

10 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法律與社會跨學科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共同舉辦“法律科技:區塊鏈技術與司法”研討會,分為“區塊鏈技術與司法改革”和“區塊鏈技術與司法實務”兩場,邀請學界和實務界進行研討。

11 月,第五屆“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LAIC 2022)正式開賽,並設置了自然語言處理、創新創業、應用系統測評、司法大數據征文四大賽道方向。注:自 2018 年以來,為了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深度應用,全面推動智慧法院建設的進程,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下的智慧法院重點實驗室)聯合各方舉辦每年一屆的“中國法研杯”司法人工智能挑戰賽(Legal AI Challenge,簡稱 LAIC)。

同月,2022 睿聚杯法律科技創新大賽暨北京大數據技能大賽法律科技賽道決賽落幕。大賽由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大數據中心、清華大學互聯網司法研究院、中國移動雲能力中心聯合主辦,旨在搭建法律科技領域思想、技術、應用的交流實踐平臺,共同促進高校法律科技相關學科深化發展,為法律科技產業培養跨界融合創新型人才。大賽曆時三個月,吸引了近百所國內外高校參賽者組隊參戰。

12 月,廣東財經大學聯合廣州小包拯法律諮詢公司,舉行“廣東財經大學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的授牌儀式,共同致力於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輸送“法律+科技”的複合型法治人才。

雖然商業法律科技領域仍缺少專項政策支持,但如果法律科技公司們把自己納入我國法治建設的大浪潮中來,機會永遠存在。

趨勢二:

新興領域法律服務需求快速增長,法律科技賦能新興領域健康發展


2022 年,逆全球化趨勢仍在繼續,由此帶來的地緣政治因素對商業的影響也在持續,中國出海企業受到諸多不公平的待遇。對此,法律行業、平臺型企業和創業公司正在積極采取行動,通過法律科技賦能新興領域健康發展。

  1. 法律行業各方積極回應現實問題


2022 年 8 月,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與盈科律師事務所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雙方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發布中國留學人才全球一小時法律服務和中國企業全球一小時法律服務平臺,為全球留學人員和企業提供緊急法律援助和專業法律服務,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留學人員工作健康有序開展貢獻力量。

9 月,2022 中國互聯網法治大會上展示的法律科技成果案例,除覆蓋傳統法律科技領域外,還順應互聯網信息時代發展需要,將企業合法合規經營、規範技術應用作為展示的重點方向,回應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諸如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以及數據權屬、數據行為規則等關系安全與發展的新問題,通過法律保障我國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數字中國法治建設。

同月,全國首個硬科技仲裁院正式成立。硬科技仲裁院成立的背景是,隨著國家、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硬科技,湧現出一大批硬科技創業公司,加上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出臺或修改大量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硬科技的創新創業活動呈現出利益格局日益複雜、案件種類多樣化、案情日益複雜深化的形勢,在爭議解決方面需要更加多元、靈活、高效的法律服務方式。類似的,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也是在金融案件日益複雜的背景下成立的。

11 月,上海金融法院舉辦投資者教育基地揭牌暨投資者司法保護綜合平臺上線儀式,完善投資者司法保護機制,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1. 平臺型企業為商家提供更多賦能


2022 年 9 月,抖音「個人信息主體權利保障一站式合規解決方案 SDK」入選 2022 中國互聯網法治大會法律科技成果案例展示。同月,抖音調證中心還發布《抖音民事案件調證及協助執行指引》,配合相關人員辦理民事案件。

無獨有偶,拼多多也在 9 月正式啟動「2022 多多出海扶持計劃」,計劃投入百億資源包,首期打造 100 個出海品牌,扶持 10000 家制造企業直連海外市場。在解釋推出該計劃的原因時,拼多多方面提到:“由於一些企業欠缺在國際市場保護自身知識產權等應得權益的經驗,加之市場貿易中強勢主體存在的某些’霸王條款’或非公平交易的不當行為,最終導致中國企業吃啞巴虧。”疑似暗指亞馬遜封店事件。拼多多希望為中國制造業出海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支撐,幫助商家獲得應有的價值和尊重。

  1. 跨境垂直法律服務平臺開始出現


據媒體報道,重慶「譽存科技」打造了一款涉外法律服務大數據平臺,聚焦於商貿、物流、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雙邊貿易核心業務,為中國-上合組織國家的企業、機構及個人提供法律服務。該平臺自 2021 年 9 月 10 日上線,目前已發布 23 個法律服務,主要涉及翻譯、移民法律事務辦理、企業法律顧問、跨境投資並購等。

趨勢三:

隨著需求和市場的快速增長,法律科技參與群體更加多元


由於需求的大量存在,法律科技快速增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法律科技公司、互聯網大廠、“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還有越來越多律師事務所也開始研發法律科技產品。

法律科技公司自不必多說,互聯網大廠基於戰略布局,業務領域也會延伸到法律科技賽道。除此之外,2022 年還有三個新的趨勢開始出現:

  1. 通用產品/技術服務商切入法律服務場景


國內互聯網大廠布局法律科技已多年,初衷多是為了解決自身的法律服務需求,但近年來卻發生了一些變化:從研發特定領域的法律科技產品(如合規科技),到研發通用型產品(如 IMOA),並適用於法律服務場景。

2022 年,國內有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以其通用產品能力切入了法律服務場景。比如:

在線辦公平臺:飛書

2022 年,飛書針對律師群體打造了行業解決方案,其官網就有一篇介紹如何使用飛書解決律師辦公和律所管理部分需求的文章,而且飛書文檔可以對文本進行智能糾錯和全篇翻譯。某種程度上飛書已經可以替代部分法律科技產品了。

移動通訊服務商:中國聯通

2022 年 4 月,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推進活動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聯通聯合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四川省司法廳、四川天府新區管委會等單位共同打造了智慧司法科技創新中心,並同步發布“天府中央法務雲”、“天府中央法務鏈”。

通用 AI 服務商:科大訊飛

2022 年 5 月,科大訊飛的全資子公司安徽訊飛雲創投資了「艾特律寶」,旨在運用深度學習、NLP、圖像處理等技術,融合於律師的日常工作中,輔助生成證據鏈、掃描文檔等工作,而這些關鍵技術,正是科大訊飛所擅長的。

  1. “四大”跨界律師行業還在繼續


近年來,替代性法律服務商(ALSP)的代表 ——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進入法律服務行業,並在法律科技領域建立了多個聯盟。

2022 年 4 月,畢馬威(KPMG)與法律科技公司「Intapp」結成戰略聯盟。據了解,該聯盟將在以下方面為客戶更好地提供服務:

  • 可信雲轉型:通過將 Intapp 的雲解決方案與畢馬威的技術、流程、風險、監管和安全專業知識相結合,促進客戶遷移至雲服務。

  • 面向現代專業人士的智能解決方案:通過這一聯盟,律所和企業法務部門可以利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工具,實現以專業人士為中心的現代化工作場所,同時促進跨地點和平臺的安全、無縫通信和協作。

  • 持續創新:Intapp、畢馬威和微軟將密切合作,不斷推進客戶和法律從業者所需的技術、業務解決方案並提升服務。


9 月,德勤(Deloitte)也與法律運營平臺「Litify」結成戰略聯盟。Litify 表示:“通過該聯盟,Litify 和德勤的客戶可通過一個平臺使用包括法律事務管理、電子賬單、客戶關系管理(CRM)、案件管理、文檔管理、法律服務請求文檔生成等系統,從而加強法律服務的管理,體驗可見和可預測的服務。”

正如法律修音機在《“四大”進軍法律行業,有哪些新舉措和深層邏輯》中提到的,替代性法律服務商進入法律服務行業,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市場很大,另一方面是客戶有需求,再加上法律服務與其自身業務是上下遊關系,可以順帶延伸業務版圖,下場做是必然的,而且未來仍將繼續。

  1. 越來越多律師事務所研發法律科技產品


「數據」一直是過去十年法律科技發展的關鍵,未來也將是如此,但重點會有所改變。

隨著 2014 年司法裁判文書網上線,截至目前,超過 1 億份公開的裁判文書中蘊涵的海量司法大數據,成為我國法律行業的行業紅利,這些數據近年來在我國司法領域得到了很深的應用,比如智能法院建設。也因此,我國成為了在智能司法領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同時圍繞司法大數據也誕生了多家法律科技公司。

但是,法律「私數據」卻極度匮乏。

「私數據」是相對於公開的司法裁判文書而言的數據,主要包括裁判文書沒有記錄的信息和沒有走到訴訟程序就已經被解決的案件。但是,這些數據無從收集,比如律師服務客戶時產生的數據涉及客戶機密,而且我國對數據所有權的規定還很模糊,擅自使用很可能會違規,因此數據流動天然比較敏感,而非訴解紛產生的數據則分布在不同且尚未打通的業務系統,難以統計。

但過去一年,律師行業越來越意識到「私數據」的價值,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應用。2022 年 3 月,「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推出一款聚焦企業刑事合規的產品:星來智引:企業刑事合規指數2.0;11 月,「北京象星律師事務所」也推出了一款聚焦數據合規的產品:掌上合規

需要注意的是,律所研發法律科技產品,與往年的敘事邏輯發生了一些變化。

其實,律所研發法律科技產品並不新鮮,行業中已經有多家律所有過實踐,但早幾年的方向,是研發面向律師的法律科技產品,比如法律檢索或律所管理系統。但是,由於這些產品是特定律所研發的,其他律所天然會有顧慮,畢竟涉及客戶數據,所以大多產品難以存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律所直接面向客戶研發標準化法律科技產品,對外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對內降本增效,更符合行業發展趨勢。比如上文提到的星來律所和象星律所推出的兩款產品,就是兩家律所針對 2022 年大火的合規業務研發的、直接面向客戶的產品。

總之,律所既有豐富的業務數據,又有專業知識 —— 法律科技創業的必備能力,不論是自研還是合作,律所研發法律科技產品具有天然優勢。


03.未來,中國法律科技將如何發展?


雖然預測未來非常困難,要時刻警惕“不要冒充偉大的先知”,但從文明到國家,再到每個行業和個體,對未來進行預測都至關重要。

整體來看,海外法律科技在商業領域的發展比我國領先幾年,但由於國情不同,海外法律科技的發展曆史並不能直接看作中國法律科技的未來。最典型的差異,就是海外的律所和公司已經設置了大量法律運營崗位,通過提高運營效率來追求利潤,而中國市場的最大公約數則是中小企業,絕大多數連法務崗位都沒有,律師行業也仍處於快速發展期,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因此,我們需要從我國消費者的法律服務需求出發,對法律科技的未來進行相對宏觀的預測。


一、「自動化」將成為新的落地應用


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業務被數字化,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潮流,過去幾十年一直在進展 —— 這已經老生常談了,在此不再贅述。

在法律行業,數字化浪潮也一直在發展。

以前,客戶想要獲取一個法律服務,他需要通過交通工具去到一個律所,與工作人員溝通,然後才能找到一名律師,與其溝通案情,但最後還可能發現這個律師不合適,客戶獲得法律服務的成本非常高。其中主要的成本,一部分花在了移動「原子」上,即移動肉身,另一部分則是因為信息不透明,所以原來的系統是非常低效的。

因此,互聯網出現之後,我們就知道首先可以在網上提供法律服務,所以就有了在線法律服務。

但這個革命會繼續。

因為客戶並不需要「人」來提供服務,因為客戶的需求是解決問題,客戶並不在乎是什麼來提供服務,所以後面就有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法律行業的落地場景是什麼?

最開始是依托司法大數據 —— 司法裁判文書,提供智能分析,但這是以訴訟為最終導向的,那很多沒有走到訴訟的案件應該怎麼處理?

缺乏足夠的數據作為指引。

設想一下,一般律師的成長路徑就是靠案子“喂”出來的,你沒做過足夠多的案子,就是沒這個能力,所以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多的耐心,這也是“律師越老越吃香”這個說法背後的邏輯。

但是,有沒有可能加速律師做大量案子的時間,快速獲得業務知識?比如一個不懂股權激勵業務的律師,通過使用一個產品,就能快速獲得這個領域的知識,快速上手?

是有可能的。

我們知道,所有的智能產品都是為了解決重複且簡單的工作,而要想實現智能,就需要足夠多的數據訓練算法。那麼,從獲得足夠多的數據出發,接下來我們進行幾段簡單的邏輯推理:

Q:如何獲得足夠多的數據?
A:服務盡可能多的客戶。

Q:如何吸引盡可能多的客戶?
A:更好的服務,且費用足夠低。

Q:如何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務並降低成本?
A:服務標準化,然後產品化。

是的,標準化、產品化,這兩個已經快被用爛了的概念,仍然是法律行業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變革的關鍵 —— 當你服務過的客戶足夠多,就能沉澱大量數據,然後就能研發出標準化產品來提高服務效率,而當效率提高了,成本就降低了,這樣就有可能降價,而降價就可能吸引更多客戶,獲得更多數據 —— 實現閉環。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如何提供標準化服務?

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其實就意味著把大多數法律工作流程進行「自動化」。

目前,「自動化」是個熱門話題,但它已經出現幾十年了。從 1990 年解決後臺流程的企業資源規劃軟件,到 2000 年單個自動化工作流程和任務的應用程序,再到如今的 RPA、AI、OCR、低代碼等,其實都屬於自動化產品。

那麼,「自動化」是什麼?

簡單來說,「自動化」就是優化業務流程並通過技術將其標準化,解決簡單且重複的工作,幫助從業者專注於實質工作,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在法律科技領域,「自動化」的一個典型場景就是合同,即通過合同管理軟件來優化與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相關的業務流程,比如建立(半)自動的合同管理流程、智能審查合同等。

目前,疫情使很多企業改變了對自動化的認知,從考慮、觀察轉變為實際應用落地。據海外諮詢公司 Gartner 的報告,預計到 2024 年,55% 的法律工作將完全自動化,同時公司在科技方面的支出將增加三倍,工作流程的自動化範圍也將從電子郵件提醒和日曆通知,擴展到合同審查。領先的律所和公司法律部門,正在使用緩解特定瓶頸和優先考慮高價值工作的流程,取代消耗生產力的重複性手動流程。

「自動化」產品的意義不只是簡化工作流程,還有通過系統性梳理工作流程,將法律服務的最佳實踐嵌入產品,從而降低相應的培訓成本,以及更高效地實施或執行法律相關工作。

舉例來說,一款優秀的股權激勵系統,不是簡單地把股權激勵的線下流程搬到線上,而是通過對股權激勵工作的系統性梳理,客戶能在沒有專業知識背景的情況下,低成本且不出錯地執行股權激勵,律師也可以在沒做過很多案子的情況下,做出一份科學的股權激勵方案或法律文本。

事實上,任何形式的培訓都很難實現預期目標,比如接受培訓的人員很難保留從培訓中獲得的知識。相反,通過使用嵌入最佳實踐的工具來把控工作流程,效果更好,而且也可以提高法律服務的透明度 —— 自己的案子是什麼進度,往往是客戶最關心的事情。這個轉變也得到一些研究的支持,比如 2021 年 Gartner 的一項調查發現,公司的合規領導者計劃在未來 12 至 18 個月內將嵌入式控制的資源分配增加 82%,並相應地減少年度合規培訓及費用。

如果以客戶為中心去思考,律師的作業過程還有非常多值得優化的空間。不過,法律服務「自動化」的前提是對相關工作流程進行系統性梳理,因此目前稱之為「標準化」或許更加合適。

此外,盡管技術在持續發展,法律科技在未來幾年內仍然難以在降低工作量或提高效率方面帶來革命性的改進 —— 先進的法律科技產品或解決方案需要大量培訓,以及熟練的人員進行執行、監督和協調各方關系。隨著一家公司采用的法律科技產品越來越多,這個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但問題是,客戶自身沒有這種能力,這就意味著法律科技公司需要承擔相應的教育和培訓工作,作為其產品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 這是挑戰也是機會,甚至新分工可能開始據此出現,比如海外法律行業常見的「法律運營」崗位。

二、在未來越來越多元的玩家中,律所將是重要參與者


隨著法律專業知識沉澱的完善,技術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顯著,因此未來越來越多的通用產品切入法律行業是必然的。與此同時,律所作為私數據的“擁有者”,在法律科技的創新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而且律所本身也需要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這就決定了律所將是法律科技的重要參與者。

這一趨勢在海外已經顯現。

2022 年 3 月,瑞士頂級律師事務所 Kellerhals Carrard 與瑞士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Logol 簽署協議,實施一項基於 Logol 開創性律師事務所管理平臺 ELLE 的全面數字化轉型計劃。這個為期三年的多階段項目包括對 Kellerhals Carrard 技術基礎設施的重塑、業務流程的重新設計、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實施以及引入基於 AI 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從而增強 Kellerhals Carrard 律所的服務能力和競爭力。

4 月,美國 Hogan Lovells 律師事務所推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文檔和合同自動化平臺 DriveChain,以提高自動化、準確性和安全性的方式實現文檔、合同和相關數據的傳輸。

8 月,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LegalRM 宣布與律師事務所諮詢公司 InOutsource 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專注於其 iCompli 信息治理和記錄管理平臺的銷售和實施。iCompli 可在雲端或本地使用,可與文檔管理系統(包括 iManage 和 NetDocuments)、律所文件共享以及存儲信息的其他業務應用程序(如 SharePoint、Elite、Aderant、SAP 和 Intapp)集成。

10 月,年利達律師事務所與法律設計諮詢公司 TLB 合作,在年利達的合同談判平臺 CreateiQ 的支持下,為客戶提供技術+法律的服務,用戶能夠在平臺上數字化他們的合同和案例庫。魔圈律師事務所已經與 TLB 合作起草了保密協議,該律師事務所表示,客戶可以從年利達律所的法律建議、TLB 在法律轉型方面的經驗以及對 creeiq 的接入中獲益。

同月,德國豪金律師事務所憑借 WhistleFox® 產品,在 2022 年度“PMN 管理獎”-“法律科技”類別中獲得第一名。

預計未來,法律行業將更多地使用私數據,並伴隨著更多法律科技的需求和實際采用,可以更大限度地發揮數據價值。

三、法律科技被納入更大範疇去理解


在法律修音機的第一篇文章《融了 4 億多的 Atrium 都倒了,法律科技創業還有前途嗎?》中,筆者提到過一個賽道 —— 創業啟動工具,並提到了美國在線支付巨頭 Stripe 旗下有一款創業啟動工具「Atlas」,這款產品可以幫助創業者快速、便捷地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

從賽道上看,創業啟動或服務平臺屬於 Fintech 領域業務延伸,但其實,創業啟動或服務平臺也是法律科技的延伸方向。

2022 年 2 月,一家幫助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雇傭遠程辦公人員的公司「Remofirst」完成了 1410 萬美元融資,這家公司提供的服務是幫助企業在 150 多個國家雇傭員工,使出海企業無需在當地設立實體,從而幫助出海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為什麼這類公司會出現?

因為在海外建立一個公司實體需要花費 2 萬到 8 萬美元,公司還要雇用會計師、律師和人力資源專業人士來處理和維護各種關系,成本很高。

由於創業長期是激活我國經濟的重要力量,服務創業公司大有可為,而服務公司的公司,也被稱為「企業服務」公司,因此企業服務的範疇非常大,而法律服務就屬於企業中的一種。更何況,法律科技還是企業軟件?對於企業主來說,往往是模糊的,因為他們並沒有相關背景知識。

因此,法律科技應該納入更大範疇去理解,比如企業服務、智能科技或者公共法律服務,其價值和未來方向也值得重新思考。

首先,單純的法律科技產品非常垂直,能創造的價值有限,如果從客戶需求出發 —— 尤其是且現階段應該重點關注的大型企業客戶,往往需要同時采用多個企業服務產品,因此法律科技公司或許需要擴展自身的產品能力,圍繞核心業務進行垂直整合,提供更多原生支持 —— 可能通過收購的方式,當然也可能通過合作的方式。

其次,從我國國情出發,大多數法律服務需求,還處於從追求「數量」的階段向追求「質量」的階段轉變。其中,「數量」問題集中在法律服務提供方 —— 即律師的人數遠遠不夠,雖然隨著國家持續發展公共法律服務,「數量」問題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法律服務的質量仍然參差不齊。那麼,在追求「質量」甚至「數量」的階段追求「品味」,比如前沿科技,或許過於奢侈了。

因此,中國法律科技創業,在任何時候都應該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深入產業,做好服務 —— 這也是最缺質量、最能獲得經濟收入的地方。

相反,如果忽略用戶需求,一味地去追求前沿的法律科技,往往拿不到想要的效果。

此外,如果從更宏觀的視角上看,在中國創業,其實需要做非常多的「基建」工作。





以上,就是法律修音機對 2022 年中國法律科技市場的回顧和分析。

受限於筆者關注的範圍,可能還有優秀的產品和值得記錄的事情沒有被觀察到,歡迎私信補充。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法律科技行業信息多而雜,有的筆者認為不能代表趨勢,因此未列入本文,但也歡迎探討。

附:2021 年中國法律科技年鑒:技術發展和商業化應用持續向好,大廠也很感興趣

點贊(0)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法務人求職招聘

微信掃一掃查看招聘信息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