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早上9:00,LCOUNCIL團隊來到位於金外灘國際廣場的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我們和周律師相約在這裡進行簡短的人物專訪。


來自Y小姐的評價 


本次是我最迄今最難提筆的一次,明明是一個很熟悉的人突然感覺就會感覺有一層面紗。面對一個擁有豐富人物性格的對象,我很難用簡單言辭來描述,因為這樣,字裡行間的邏輯總會呈現前後出入且不對等的情況。


於是我嘗試整理我的個人思路,我發現了一些如此有趣的內容:


 我們在不同的場合見面,不同身份。

▌ 他是目前為止第一個看見過我穿運動服的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 他是我們某位業界地位很高的企業客戶的“禦用”專業律師。

▌ 他是一個心大也很心細的人,關心別人勉強自己,但不一定是一個“好”BOSS。

▌ 他是一個具有爭勝心態且個人經曆旺盛,但很懂得欲望控制的人。


總體來說,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一個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有美好理想的“青年”, BOSS AND YOUNG!


 ——YOUNG


本期人物檔案



我和我的事業:專業是律師的立命之本


LCOUNCIL


據我們了解,您入行至今都在同一家律所工作。隨著律所的名字從中建變為中建中匯,再到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您與律所一同發展,逐漸成長為房地產與建築法領域知名的優秀律師之一,也擁有了十餘年的執業經。能在同一家律所從業如此之久,其實是比較少見的,相信您對律所一定是真愛。您能否談談,是什麼原因促使您堅守律所至今呢? 


Jeremy:真愛是當然的,不過原因也的確是多方面的。從簡曆上來看,我的確是在2004年研究生畢業後正式進入律所的,但其實我從2002年開始就到律所來實習了。剛開始實習不久,我就深深地陷入到了律所的工作之中。


大概一個月之後,我逐漸進入了角色;應律師的要求,我開始每個工作日都來律所上班,僅在周末回學校和導師交流學習。幸而導師也比較理解支持我,相信律所的實踐經驗對我個人的成長也會有很大幫助。所以嚴格地來說,我的律師生涯可以說從2002年起就開始了。從這裡各位也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我和律師這份工作是“一見鐘情”。我對律師職業懷著深切的熱愛,也正是這份熱愛,讓我能以律師的身份在律所工作十餘年。


我剛進入律所時,律所的名稱還是中建律師事務所。當時,我們是上海市僅有的幾家可以做房地產和建築法領域業務的律所之一,所以我有機會接觸到規模較大的企業客戶,所涉及的業務也十分複雜,這些都是非常難得的學習資源。


早些年,所裡的律師都埋頭於專業能力的打磨,大家都一心一意地投身於業務中,很少有律師會主動去做市場營銷、市場推廣的工作,客觀地說當時的環境也的確不需要我們這麼去做。所以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我背靠律所,依賴律所的資源和環境,以及所裡專業、資深的前輩們的引領和指導,實現了專業能力的長足進步,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我的今天和明天,是離不開早些年律所對我的栽培的。



隨著國內法律服務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律所也在不斷地調整方向和策略。2010年7月份,中建律師事務所和中匯律師事務所合並; 2014年1月18日,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和邦信陽律師事務所合並,成為今天的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如今,邦信陽·中建中匯是在涉外法律事務,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私募基金、銀行、信托和保險等金融法律事務,知識產權,國際商事仲裁和訴訟爭議解決等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的綜合律師事務所。


律所在各個領域都著力培養成熟的專業律師團隊,各個團隊共同協作,就可以處理更加複雜的案子,為客戶提供更全面而完善的專業服務。這樣的運營理念和組織結構,可以讓每個律師團隊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越挖越深,同時拓寬整個律所的業務領域的覆蓋面,是能滿足未來市場發展的需求,以及我個人和團隊發展的要求的。


在我年輕的時候,律所培養了我,我也感恩於律所的栽培,如今我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來反哺律所;面對未來,律所的經營理念和策略,與我個人對未來律師行業的設想和期待相符,我們依然可以穩健地共同發展和成長。所以說,我在律所工作的近十五年成就了今天的我,我也相信在未來的十餘年裡,邦信陽·中建中匯依然會是我堅實的後盾和依靠。



我和我的團隊:從“專而精”到“細而廣”


LCOUNCIL


之前LCOUNCIL一直通過同行推薦在與您進行專業內容的互動,能否和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您的團隊?

 

Jeremy:當然,其實我的團隊是從2010年開始建設的。在這之前的八年間,我們律所內的律師都在不斷精進自身業務,而專業律師團隊市場營銷推廣上沒有進行很多有效的嘗試。


但是到了2010年之後,我個人就開始進行個人角色變化,著手組建團隊。但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也是基於一方面,我在專業上的學習腳步不能放慢,因為專業畢竟是律師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我需要提升我團隊的影響力,那就需要做市場推廣,比如撰寫文案、從事社會事務、承擔社會責任,以及和LCOUNCIL等這類機構的合作,這些都是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的。

 

因為我從執業伊始就一直跟著在房地產法領域比較高端的律所和律師學習,接觸的企業規模很大,處理的事務也很複雜,經驗積累了那麼多年,可以說我們在房地產和建築領域做得專而精。



我的團隊是專業的,特別是在房地產和建築法領域,我們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服務的客戶對象包括外資、國有和民營企業,行業也是全覆蓋的。與其他一些可以處理房地產和建築法業務的團隊相比,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服務是全方位的,除了狹義的房地產和建築領域的全流程服務,我們也有處理與房地產相關的諸如房地產金融和房地產並購等業務的經驗和能力。


我們團隊的目標,是希望將來我們的業務覆蓋領域能更加寬廣。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做房地產金融領域的業務,那麼將來我們是否能處理與房地產不相關的其他金融業務?同樣的,我們能否將業務領域從房地產相關知識產權法律事務拓展至完全範疇的知識產權法律事務?這正是我們下一階段的方向。


在案源方面呢,我們既能做非訴,也能做訴訟。每一次出庭裡我都能表現到最佳狀態。對於團隊內的年輕人,我個人的規劃是讓他們有明確的分工,在訴訟和非訴都有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能有自己的專長。

 


LCOUNCIL


您剛剛提到您的客戶包括民營、國有和外資企業,但以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對一個在特定領域比較擅長的團隊來說,想要同時積累服務來自不同背景客戶的經驗是比較困難的。


Jeremy:我個人認為,將來市場環境肯定會有大的變化。在過去,中建律師事務所之所以能接觸大的國有企業,除了自身一定的國家背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在於當時上海能做房地產的本就沒有幾家律所,客戶選來選去也就那麼幾家律所。所以國企的資源從上一輩律師開始就慢慢積累下來了。


我師父很早就去Baker & McKenzie的香港所交流過,通過與他們的合作接觸到了外資的企業,搶占了市場的先機。當時他們沒有語言基礎,但他們懂得如何與外資企業交流溝通,這更重要。所以外資企業的資源也就這麼傳承下來了。


但現在不同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具有涉外服務經驗的律師事務所。在過去,因為能做房地產的律所不多,即使律師不懂外語,國外客戶也會帶著翻譯主動找到律師。但現在有些律所有豐富的涉外服務經驗,了解並且也能滿足外資企業的基本需求,這些律所的競爭力很強。


現在在外資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大背景下,個人認為,大量的有涉外服務能力的中國律師事務所已經和外企形成了一定的生態圈,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主動進入這個生態圈,他們自己就能在生態圈內完成法律資源的挑選和循環。現在,我們已經不能再等待外資企業來找我們了,我們需要主動出擊,在外資行業去發出我們的聲音,讓客戶們也知道,邦信陽·中建中匯和周律師的團隊,是可以提供這個方面的專業服務的。



至於未來,我認為市場會更細分,也會更綜合。細分是指,客戶的要求會更細致。客戶不單要求律師能做房地產,還要考察擅長的是房地產的哪一方面。比如說,制造業的企業可能會更看重擅長做Office Building Compliance, 或者做工業地產的律所,因為工業地產對環保以及安全的要求會更高。這也就要求律所能對專業做進一步細分,以滿足客戶的要求。


除此之外,如果律師只能處理房地產領域的事務,在有些客戶看來有可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有些房地產交易或訴訟裡,可能還會涉及其他不同的領域,比如稅收、並購、知識產權等等。對於房地產律師來說,這些領域在業務實踐上有可能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對於一些外企尤其是大型企業來說,他們的商業安排一般都會涉及幾個法律領域,那麼如果律所無法提供完整的法律服務,客戶就有可能選擇放棄。


所以在我看來,未來律所和律師團隊的組建應該朝著“細而廣”的方向發展,就是單個團隊的專業領域是細分的,但團隊可以獲得其他領域非常專業的其他團隊、組織或機構等合作夥伴的支持。目前我們的律所已經在做這樣的組織安排了,而我們的團隊也逐漸感受到這樣安排的好處——我們可以和其他諸如知識產權團隊、公司法團隊等合作,來為大型企業提供綜合的法律服務;也可以和LCOUNCIL這樣的機構合作,來推廣我們的團隊。

 

我和LCOUNCIL:迎接時代洪流的戰友


LCOUNCIL


在您對未來局勢的預測中,您認為與其他組織機構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好奇的是,您覺得LCOUNCIL具有怎麼樣的特質,使您決定和LCOUNCIL合作的呢?


Jeremy:首先,我認為LCOUNCIL團隊的一些特質和我的律師團隊的一些特質是很相似的。我看過LCOUNCIL兩刊時間跨度比較久的《每月速遞》和最近在做的專題研究報告,LCOUNCIL為會員客戶提供的產品的內容和形式一直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和革新,這與我們團隊所奉行的理念是一致的。


舉個例子,我們的盡調報告,也是在一直更新的,包括內容的針對性以及形式上的美觀性和可讀性。單就創新性這一點,我在LCOUNCIL上看到的是能讓我產生共鳴的。



其次,我們的共性之處還在於,我們都很強調產品。我認為,律師以產品的形式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是應對未來快節奏的法律服務市場的途徑之一。律師的精力,如果都用來與客戶面對面的溝通以實現推廣,不僅效率低下,對自己專業能力的精進也十分不利。如果我們能有模式化的產品,比如用以企業法律培訓的PPT、課件,解讀最新法律熱點的專業文章和報告等等。這些產品既可以展現律師的專業實力,同時具有模式化、易傳播的特點,可以在快速推廣律師品牌的同時又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時間。


我們提供的產品,是專業的法律服務信息,而LCOUNCIL提供的產品,是能承載、傳播這些信息的線上線下會議、研究報告、微信公眾平臺等等,兩者結合的話,可以讓各自產品都更加的完善,對客戶來說也更有價值。所以就這個角度而言,我認為我們的契合度是非常高的。


我始終認為,合作的基礎永遠是互惠共贏。我們看中的,是LCOUNCIL產品的高速傳播和高覆蓋性,這是LCOUNCIL產品的特質。我們希望能通過LCOUNCIL快速地傳播我們的品牌、提升我們的影響力,我們當然也願意幫助LCOUNCIL整合律師以及相關資源,為LCOUNCIL的會員企業法務同行們提供專業的法律信息服務,這樣我們的合作才能久而彌堅。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LCOUNCIL


感謝您對LCOUNCIL品牌的認可與信任,您對LCOUNCIL的認可讓我們備受鼓舞,我們同樣希望並且堅信LCOUNCIL與您能長久地攜手共進。那麼如果請您用個詞形容一下您的特點,您會選擇哪個詞呢?


Jeremy:如果要說我對我自己的看法的話,我選擇勤奮這個詞,我認為自己有一顆不斷進取的心。我相信這也是如今仍堅守在律師行業的大部分中生代律師所共有的特點。與我同期進入律所的十來名實習生和律師助理,如今仍在律師行業的不過五人,能成長為合夥人的就更少了。律師是一個專業性要求很高的職業,這就意味著行業的準入門槛不低;而且隨著法律法規的更新,律師也需要持續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也就是說,不論資曆多深的律師,一旦停下專業學習的腳步,就有可能被後來者無情趕超。


所以我發現,越是成功的、資深的律師,工作的時間就越長。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從我2010年組建我自己的團隊開始,我的工作就不單只是做好法律專業的業務就好了,我還需要負責團隊的管理和團隊品牌的推廣,與此同時對專業能力的要求更加嚴苛了,因為我不再只代表自己說話,我代表的是我的團隊裡的所有人。我的家人常抱怨我上班太忙,陪伴他們的時間太少,但我只能回答他們,這是律師行業的特性所決定的。我目前也同時擔任上海市律師協會基金業務研究會的委員,也和律協內其他資深的律師前輩共事,有很多律師就是把出差的工作安排到周末進行,那麼他們陪伴家人的時間就更少了。


當行業內的資深前輩們依然在第一線兢兢業業的工作,我又有什麼理由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呢?前輩的榜樣以及我個人精益求精的性格推動著我不斷前進,而且我相信,我在未來的十年之內依然能保持如此高昂的鬥志!


點贊(1)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法務人求職招聘

微信掃一掃查看招聘信息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掃一掃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